为何藤编?南海藤编研究杂记
藤编,历史源远流长。作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器物文明,因藤编独特而得天独厚的成因,而使得其在满足日常生活的实用功能需求外,形成了由自然与人力相辅而成的独特美感。
实际上,时至今日仍被大家喜爱的藤编用具,并非纯粹为了艺术而生,也为了生活而生。某种层面上,这倒是契合了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的本质所下的定义:“美是生活”。
藤编,是“自然的人化”,经由艺术家、匠人之手传达,在以实用功能为前提的基础之上,追求独特的美学意蕴。
藤编,所用的主要材料取于山林而不加修饰,编织方式具有装饰而不崇上繁复,朴素而又质感的藤编制品,虽作为日常生活用具使用,但与“材美工巧”的标准相契合。
藤编,不单是“材美工巧”,更是文化生活,是栩栩如生的历史。
就拿南海藤编来说,历史记载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北宋欧阳修等人编修的《新唐书·地理志》一书中记载:广州南海郡,中都督府。土贡:银、藤簟、竹席、荔枝……其中“藤簟”就是藤编制品的一种,是藤皮编织的用于席地而坐的席子,冬暖夏凉,经久耐用。
致力于为美好生活创造自然手工产品的中高端藤编家居品牌上海南飔(Shanghai Nous),传承于南海藤编这一拥有上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脱胎于一家深耕藤编产业三十多年,专注于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野生藤材料加工和藤编制品的源头工厂。
据上海南飔(Shanghai Nous)创始人Billy表示,无论是办工厂,还是做品牌,我们希望通过长期的努力,一手连接藤编制品的生产端和消费端,盘活藤编家居的市场存量,一手释放一批藤编手艺人的生产力,激活一批新生代的创造力,表达和呈现藤编手工产品的更多可能性。
在表达藤编手工产品的可能性上,不得不提及藤编的“功用美”和“形式美”,当下或许“形式美”更能与消费者形成共鸣。
一方面,年轻一代生活富裕,悦己消费逐渐成为消费主流。据京东数据显示,2020年线上消费中的悦己消费占比已达57%。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消费理念和行为习惯与过去大不相同,既反映了个体消费行为的时代变迁,也代表了人们的共同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心理学家认为,不为纪念或仪式,只为自己开心而消费的悦己消费,不只是提供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创造了抚慰心理情绪、社会交流的情感价值。
在此意义上,藤编的“形式美”给予消费者的心理补偿比“功用美”的实际功用更重要!
事实上,“形式美”并不是过于追求装饰华美,而是讲究的是装饰与整体器物之间的关系,恰当得宜,相得益彰。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所提到的“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
举例而言,用于编织的藤条,由于生长的时间、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差异,老藤条相比新藤条的色彩更厚重,黄色沉淀更为深厚,就算是不对表面做打磨、上漆等人为加工处理,藤条本身就以其自然的积淀,传递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趣。对于自然手工的藤编产品而言,天生就具有一种纯真的美感。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之下,不仅手工藤编产品的形态各异,而且人们对于藤编产品的审美意趣,更是因人而已。尽管如此,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是有共性——简单的,舒适的,愉悦的,享受的,健康的,令人向往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全方位思考,对当下的生活潮流进行观察和解析,探索物存在的意义,才能创造出具有自身性格又与时代契合的手工藤编产品,从而反映真实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特征,传承中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