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南海藤编nhrattanworks走进上海耀华国际学校:从传统到现代的艺术文化交流
据东南大学教授、艺术史家长北的《中国人眼中的美》一书中指出,万物同情同构,人、自然生物与人造物之间有一种冥冥的联系,人造物也被中华先民认为自有灵魂与生命。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捧中华传统文化,非遗技艺逐渐出现在大众的日常生活,非遗南海藤编这一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人造物”也正在焕发新生力,谱写新故事。
1月22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海藤编nhrattanworks受邀走进耀华国际教育学校上海古北校区,通过藤编手工艺品展示、手作互动体验和艺术文化交流等形式,为耀华学子、家长及老师们带来了一次与非遗南海藤编技艺与艺术文化的近距离接触,感受从传统到现代的非遗创新精神,加深了解并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非遗南海藤编nhrattanworks总经理李东明表示,此次受邀走进上海耀华国际学校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遗南海藤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通过走进校园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亲身感受到非遗南海藤编的文化内涵、材美工巧和创新精神,而且在学生心中埋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激发多元学生群体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非遗南海藤编首次走进国际学校,多元文化艺术交流中的相似底色
上海,是一座孕育着无尽创意火花的城市,这里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人才,多元文化在此碰撞,恰似调色板上色彩斑斓的颜料,为每一个行业来了无尽的灵感。
坐落在上海市中心的耀华国际学校,于2001年建校,已办学二十四年,隶属于传承90多年优质教育的耀中耀华教育网络。自1932年创立以来,耀中耀华始终秉持国际教育应融汇中西教育精粹这一理念,立志成为当代中国国际教育的先行者。
作为全人教育的实践者,耀华国际学校竭力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采用独特双校长制及双教师制,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塑造学生认知,在教授技能之外,更注重培养艺术家和设计师所需的艺术思维与能力,使他们跨越教室与地域的极限,造就出拥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又具备广阔视野的人才。
可见,此次非遗南海藤编走进耀华国际学校,与耀华鼓励学生拥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也和南海藤编这一历史记载可追溯到一千多年的“人造物”有紧密联系。据北宋欧阳修等人编修的《新唐书·地理志》一书中记载:广州南海郡,中都督府。土贡:银、藤簟、荔枝……其中“藤簟”就是南海藤编手工艺品的一种。2012年,南海藤编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海藤编,是一种实用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一种文化印记,诠释着独特的生活习俗及地域个性。”李东明指出。譬如,相较尖而短的日本筷子、冷而扁的韩国筷子,中国筷子用竹、木加工成首方足圆的造型,既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又蕴含了中国天圆地方的审美意识。
虽然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之下,手工产品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对藤编制品的需求和审美也因人而异,但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是有共性——简单的,舒适的,愉悦的,享受的,健康的,令人向往的。
传统文化与全人教育的交融,非遗南海藤编的创新与融合
用长北的话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是艺术的和哲学的,用这样一种哲学,求得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了解自身不是为了固守自身,而是为了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传统,再造传统,拥抱世界,走向现代。”
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变化,非遗南海藤编技艺也在不断创新与融合。一方面,非遗南海藤编遵循中国几千年来造物活动的总法则,即:讲究顺应天时地气,材料取自自然,适当加以人巧。另一方面,以人为本进行全方位思考,对当下的生活潮流进行观察和解析,创造出具有自身性格又与时代契合的手工藤编产品。
此次非遗南海藤编nhrattanworks展出的创新产品——会发光的非遗手工藤编郁金香造型藤条香薰。香薰,作为一种诠释有质感的现代生活方式,是欧美、日韩、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十分流行的自然环保的空气清新用品,通过挥发性较好的植物藤条,将精油吸收到纤维毛细孔,进而散发香味到空气中,来使室内充满清新、自然的香味。
但是当前市面上的所有无火香薰,可能考虑到成本等因素,无论是高级还是普通,大多数品牌的产品都是使用合成纤维挥发棒替代自然植物藤条,并且只注重香薰挥发的功用性,忽略了无火香薰作为装饰摆件之一,应当具备的观赏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李东明介绍说,要是把传统的三五根香薰挥发棒,变成手工编织的郁金香造型,既延续无火香薰挥发的基本功用,又增加了装饰和观赏价值,再搭配散发温暖柔光的LED小夜灯,就是另一番趣味,氛围感、体验感的情绪价值瞬间拉满。
“90后的我们,希望成为注入非遗南海藤编的一股新生力量,挖掘曾经作为朝廷贡品的藤编内核与价值,结合中国文化艺术和全球潮流时尚,创造更符合当下审美意趣的藤编制品,从而营造更符合自身个性的美好生活方式,焕新非遗南海藤编技艺——传统的编法,加上创新造型,有想法造就新设计。”李东明表示。
不难发现,将传统藤编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不同材料之间的创新融合,能够创造出了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感的产品。除了传统的藤编家具和日常用品,藤编产品已拓展到家居装饰、时尚配饰、文创产品等多个领域,不断满足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上海美术学院梁老师曾在南海藤编nhrattanworks联合YANG DESIGN CMF实验室举办的非遗系列工作坊中表示,非遗,是一种文化、技能或是工艺形式,也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费者渴望从中寻找文化认同,也愿意为之付出溢价。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了,非遗也要适应当下人们的需求。
“我们希望通过融合创新、降低编织难度,且贴近年轻消费市场的藤编手作项目,例如藤编花灯、非遗手工扇、藤编装饰画、艺术装饰等体验项目,让更多人轻松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让非遗藤编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慢人手作工坊主理人、非遗藤编传承人慢慢老师表示。
南海藤编nhrattanworks走进上海耀华国际学校,是传统文化与全人教育的交融,也是非遗南海藤编创新融合在国际学校的首秀,既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海藤编源头工厂,南海藤编nhrattanworks希望通过标准高、品类全、产能快的手工藤编产品,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潮流化的产品创新需求,助力客户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绿色环保、材美工巧、设计时尚的藤编产品,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藤编制品的更多可能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